学校新闻
学校要闻
学校公告
教学科研
院处动态
学生活动
视频新闻
首页
· 学校新闻 · 学校要闻
突出重点 强化特色 以项目和人才带动学校发展—王永炎院士访谈录
发布日期:2010-08-30 作者:科技处 宋成军 浏览次数:
    2010年7月12日,张树峰院长一行专程到中国中医科学院,拜访了全国人大常委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王永炎教授。张院长就高校的办学理念、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等方面向王院士进行了请教,并邀请王院士参加由我校承担的河北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――“河北道地中药材产业体系建设示范研究”的结题验收会。王院士在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后,愉快地接受了项目结题验收,并与张院长就高校发展等进行了亲切交谈。
    针对当前社会科学的发展形势,王院士指出:上个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孕育了IT产业,本次金融危机刺激了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的发展。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是转化医学、再生医学和网络医学。目前转化医学做得不够,应该采用“基础―临床―基础―临床―成果”的研究模式;网络医学需要得到地方政府和领导的支持,做到区域共同发展,资源优势整合。我国已经把中药发展作为重点领域,设立了“重大新药创制”专项,发展重点是中药产业后端,也就是中药的研发。“十一五”期间国家已投资6898亿元,而“十二五”期间预计投资1万个亿,主要投资对象以企业为主体。中药行业要抓住时机,以产业为主体,通过机制改革,体系建设,改变中国现代中药研制“多、小、散、乱” 的局面。企业要积极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,建立产学研的良性运行机制。
    谈到我校目前承担的科研工作时,王院士指出:现在研究的道地药材不一定都是优质的,优质的也不一定都是道地药材。明清前研究的道地药材都是野生的,现在研究的主要都是驯化的,受水土、大气污染及环境等因素影响,存在一定问题。资源的运作永远大于资本运作。资本的运作很难,抓资源要从头上抓,参与GAP认证,围绕R&D资源开发,并进行光学、化学特别是化学生物(不仅仅是生物化学)方面的研究,最终完成DNA测序、指纹测序等。承德医学院承担的项目研究领域就很好。另外,现代中药行业对一些具有传统优势的中成药重视不够,比如“至宝碇”等,要加强研究和开发力度,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优势,为人民的健康服务。
    关于如何加强特色办学方面,王院士指出:承德医学院要想办出特色,就要对特有优势资源进行有效整合。1、结合学校优势学科而做。比如现阶段很少有人从中药的种植、驯化、产业化来做。承德医学院有中药学硕士学科建设点,又是省级重点实验室,省级重点学科,要以此为中心,其他学科集中围绕中药来做,就能做出特色。比如现在干细胞研究是热点,充分利用组织胚胎学与解剖学硕士点的学科作用,对中药进行分离、提取,观察其对干细胞的影响;生化教研室不能是单纯的生物化学,可以反过来从化学生物药物方面入手,进行化学生物的研究;再如,病理学研究也可以围绕中药进行研究。2、结合医学需求而做。去年的甲流感防治,中药立了大功,受到了世界关注。这就让我们想到可以结合现在肆虐的手足口病,寻找两三味药的中药复方,观察其疗效并进行研究开发。3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。人才是办院的关键,要加强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,培养复合型人才。比如中药学系应该有专门学药用植物的人员。另外可以适当引进外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、学科带头人,不求所有,但求所用。4、结合地域资源而做。学校要积极做好中药目前状况的调查,按需而做。承德的道地药材是非常地道的,如承德的枯黄芩,3年以上的,中间是空的,在全国是非常有名的;围场的败酱(草)就非常好,除清热解毒功能外,还具有很好的治疗失眠的疗效。摸清楚承德地区药用植物资源,建立本地资料数据库。科研工作要围绕一个中心,选一个研究领域,围绕承德的道地药材进行研究。
    关于办校治学,王院士强调,承德医学院是以教学为主的学校,要通过科研促进教学。作为校长要有长远考虑,中国的教育如何搞,如何做好学生的培养值得思考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,怀疑意识,对韩愈的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要正确理解,不能只是传承,主要是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。关于学科建设方面,王院士指出:目前承德医学院没有博士点,要根据整个大科学、大环境、大卫生的需求,发挥学校自身优势,通过承担的项目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,以承德带动河北医学事业的发展。(根据谈话记录整理 )

 

   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